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关于剥削的三个悖论:都是立场,与真理无关

发表时间:2023-09-12 18:01作者:转载

《意见》出台后,很多学者都相信民营的春天来了。

因为,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经济学家都很清醒,中国经济兴衰在民企。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常识。

但是,历史仿佛真的可以随意打扮,那个充满了朝阳、生机勃勃改革历程,变得模糊了,舆论在追究原罪:民营的历史,被一些人描述成了剥削与压榨的历史。

舆论的这种动作,一下就把问题推向了经典理论的再讨论:剥削论的意义是什么?

剥削的两个视角

剥削可以有两个层面的解读:一是社会学的,一是经济学

严格地说《资本论》并不是一部纯经济学专著,直到现在,我们设定的学科还是叫做“政治经济学”,其实应该倒过来,叫经济政治学,是从经济的视角来定义社会学的概念,研究的是经济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而不是经济的内部规律。

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定义的剥削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读过青年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应该清楚,剥削以及剩余价值,并不是共产主义大厦的支点,而是它的经济学的“证明”。

这个证明,用信息时代的眼光去解读时,充满了悖论。

共产主义的支点是人性,共产主义的终点是人性的复归。

马克思说的人性,是从哲学的思辨推出了劳动异。

异化是人性的自我扭曲,是人性的丧失;而异化又是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对劳动统治的一种充满了必然性的结果。所以,共产主义必然是对资本主义的摒弃,从而也将人性从劳动异化中解放了出来。

这种德国哲学的思想历程,太烧脑,我们还是从哲学走回到生活中来:

镜花缘》的启示

当我们用“剥削”去定义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时,如同在用道德去规范市场。

这看上去很正确,也很正义,却一无所用。

记得《镜花缘》中有一个君子国,人人都很高尚,那里的生意人一脑门子想的不是赚钱,而是赔钱,不然怎么叫君子呢?你说油条二元一根,不行,这是在侮辱店老板,一定要一分钱一根,资本家不是在追求最贵,而是最贱。结果,为了道德的高尚,也一样充满了血腥的阶级斗争。

其实,这《镜花缘》很现实。

人们在痛骂剥削,结果焦虑的却是谁来剥削我?毕竟青年失业率已经越来越高了。

剥削嵌入到经济模型中,会有什么悖论?

第一个悖论:剥削与被剥削者双方都不是主宰。

如果剥削不具有强制性,对剥削的批判就显得无力。

这是双方按市场一般规则,两厢情愿的“共谋”的过程,既然你情我愿,为什么又要恨得咬牙切齿,那就不是经济学的问题了。

人们的愤怒,只能说是对大写的人字的向往。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如果企业严格守法,禁止996,改善工作环境,充分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也不说共产主义了,就达到北欧无产阶级的水平;这样的“剥削”,劳动者是否接受?当然,是求之不得。

既然剥削与被剥削的双方是平等的规则,血淋淋与肮脏又从何说起?

第二个悖论:雇佣越多,剥削越重,利润越少。

这就很矛盾。

既然剥削来自雇工,那么,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获得的剩余价值更多,事实相反,那种曼彻斯特纺织厂时代的蒸汽机工业,现在根本活不下来,因为用工成本太高了。这种根本活不下来的厂子,反而是剥削率最高的;因为马克思是用有效劳动时间计算剥削率,这就是自相矛盾。

正因为剥削越多,资本死的越快,所以,资本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剥削。而减少剥削,又意味着大批的工人将失业。

相比之下,国企的现代化水平高,对员工的待遇也更加人性化,人们也愿意往国企钻,但是,国企的资产是民企的两倍,却只支持了7%的就业,那么,从就业的角度看,政策应该支持剥削,还是去反对剥削?

政策现在也在鼓励国企扩大招工,这是在反对剥削,还是在反对剥削?

第三个悖论:剥削的最高境界是不剥削。

为什么这么说呢?

按经典理论,一切剩余价值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那么,这个结论正在被颠覆,因为科技创新是资本发展的真正动力,这种物化的动力用社会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张维迎所说的企业家精神,这种企业家精神并不是什么道德意义上的高尚精神、奉献精神,相反,是逐利的精神,所有科技的发明都是把人的力量打入对象世界,是精神的物化过程,对企业家来说,赢利才是目的,其它都是外在的,赢利的最有效升级就是干掉所谓的剥削。

马云的无人旅馆不再雇人,他剥削了谁?

按照标准的定义,剥削是以雇佣工人来锚定的,雇佣了八个人才能算是资本家,只雇佣了个店小二,那只能叫个体工商户,没有雇工,剥削也无从谈起,至少不符合马克思关于剥削的定义了;因为,剩余价值是来自可变资本,设备、机器、软件这些不变资本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现在看来,这个结论妥妥地被推翻了。

有人会说,后台不还是有人吗?

这个辩证不够有力,比如,无人工厂可能雇佣了一名门卫,那么,按照标准的剥削概念,你能说创造的所有利润要归门卫吗?是他创造了所有的价值与剩余价值吗?真不明白,我们的文化与德国文化嫁接在一起,为什么会成了现在这样?

又如果是一个元宇宙展位呢?

拥有者没有雇佣任何人,也不需要门卫,他又剥削了谁?

当然,即便资本不用雇佣工人也可以创造价值,这一个现代科技的整料,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推倒劳动价值学说,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劳动价值的物化形态,也一样能创造价值,那么,为什么在雇工的生产中,不能承认要素价值?

剥削论至少是不完整的。

写在结论中

结论:

剥削是一个人本主义的定位,是人类对广义公平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这种追求也许有永恒的价值,从这一点而论,我们对广义公平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在经济管理中,剥削论百无一用,不利于劳资双方的共生与和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做的不是干掉资本,而是约束资本的统治权,让资本为社会做贡献,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一切合法权宜,确切地说,这不是经济学本身的问题,共同富裕也谈不上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这是社会责任

经济学意义的公平只有一种公平,这就是市场公平。

市场做不到的地方,比如,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两极分化,这是社会层面的问题,是财政的责任,可以通过全民共享的第二次分配去平抑,而不是去用意识形态去干预市场。

去年底北京市了出台了一份文件,号召企业提高7.9%的工薪,不知道这账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不是7.8%?出发点当然是希望提高中低收入水平,但是,方法是不是成立?市场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供求关系,有自身的价格体系去调节,政府要做的不是强令提高工资,去改变市场价格体系的趋势,而是少一些口号,调整好营商环境,让民间资本,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市场。资本对劳动的需求提高了,才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高第一次分配收入,并满足充分就业;企业规模扩大,提高了税基,财政的口袋也鼓了起来,那就要尽到真正的责任了,一定要兑现庄严的承诺,将财政收入的70%还之于民,提高全民共享的第二次分配,完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

这就是福音,是一条有现实意义的民富之路.

少一些口号,多一些实事。

中国的民营经济实在禁不起反复了。